文物大联盟主站    国有文物商店在线购买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大联盟竞买!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嘉德2015年秋拍:《二十世纪早期艺术》专场"现实主义"绘画赏析

来源:大联盟竞买    发布时间:2015-11-20 01:06

现实主义作为一种艺术观念和创作方法在20世纪以来的艺术创作中一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展方向。40年代初现实主义伴随着古典写实油画技法在中国得到了初步发展,徐悲鸿、林风眠、颜文梁等人于欧美留学,将写实造型技法带回国内。徐悲鸿将“写生”与“到人民中去体验生活”加入到写实主义之中,他的美学理论及创作方法从整体上基本遥控着中国油画的发展方向,通过兴办美术学校,培养油画创作人才,吴作人、李宗津、孙宗慰等人都属于现实主义阵营中坚定的跟随者。

他们的现实主义艺术传达着注重观察自然、外师造化、关心民生的民族艺术精神。并在创作中融入所见所感,看似平凡的物象却渗透着对生活的丰富感情,如李宗津的《瓶花和水果》、孙宗慰的《岁月的记忆》赋予静物以诗意。秦宣夫的《小姐妹》、萧淑芳的《苗族女孩像》用写实技法寓“意境”于饱满而充实的人物造型之中,体现其对平民生活的人文关注。文金扬的《武钢建厂生产双跃进》、戴泽的《调度员》以丰沛的热情描绘出火热的劳动生活,带有时代美感。届时上述作品将于本次秋拍呈现,敬请关注。

李宗津
李宗津 瓶花和水果  1940年代  布面 油画 51×61cm

发表
《凝固的激情·李宗津1916-1977》,P226,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华艺廊编,广东人民出版社,2011年8月出版。
展出
凝固的激情·李宗津艺术回顾展,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2011年8月19日-9月8日。

李宗津的油画风格接近徐悲鸿的写实主义,注重明暗对比,结构形态突出,充分地再现了物象的真实感,显示出画家扎实、严谨的素描造型基础。他注重强化物象的空间感,强调通过色彩关系互映呈现色调的微妙对比,表现出用色的厚薄、浓淡、枯润的适宜尺度,这种非一般意义的视觉语言将画面组织成一个真实感人而充满魅力的艺术空间,显示出我国写实性油画从被动探索到自为表现的可贵过程。

如本件《瓶花和水果》,此作在构图上经过了精心的设计,注重结构的平衡和张力。在质感处理上既有花卉水果等鲜活的部分,也有花盆厚重的部分,增强了画面的层次感。功力雄厚秀丽,所以色彩单纯高雅,气度恢弘充于画面,表现出文人的精神,并且融于西洋绘画中。温暖的色调与细腻的笔触营造出温馨的生活气息,再现了真实的观赏感受,画家用极为娴熟的素描关系处理技巧,创造出一种悦目的和谐之美。

孙宗慰 岁月的记忆   1944年   木板 油画 直径 45 cm
孙宗慰 岁月的记忆   1944年   木板 油画 直径 45 cm

发表1.《艺为人生—徐悲鸿的学生们艺术文献集》,P197,中国国家画院编,紫禁城出版社,2010年11月出版;2.《求其在我——孙宗慰百年绘画作品集》,P114,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年7月出版。

展出1.重庆个人作品展,重庆,1945年;2.徐悲鸿师生展,中山公园,北京,1947年;3.孙宗慰遗作展,中央美院陈列馆,北京,1983;4.孙宗慰绘画艺术研讨会,北京国际艺苑,北京,2000年;5.徐悲鸿师生作品鉴藏展,保利博物馆,北京,2009年;6.艺为人生——徐悲鸿的学生们艺术文献展,民族文化宫,北京,2010年。

孙宗慰生于江苏常熟县,自幼爱好绘画,后考入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深得徐悲鸿和张大千的赏识与指导。抗战胜利后,孙宗慰在北平艺专等开始了美术教育工作。建国后,孙宗慰用满怀热情的画笔讴歌新气象,描绘劳动人民的生活。在艺术上,孙宗慰强调写实,为此他始终注意观察、体验人民生活,但并不为眼前的物象与景色所束缚,而赋予景物以诗意。

《岁月的记忆》作于1944年,时因重庆处于日军集中轰炸时期,物资匮乏,画布亦十分稀缺,孙宗慰就地取材,将这件作品绘制于美军遗留的火药桶桶盖之上,时代气息浓厚。画面精美而构图饱满,色调丰富和谐。画家描绘了其书桌一角,以书本、油灯、水杯、火柴盒、画笔等日常用品入画。前景中,摆放随意且翻开的书本与盛满白水的玻璃杯使场景显得生动而真实;中景一盏朴素的煤油灯占据整个画面中心,弧度感的造型与圆形画面配合得相得益彰;油灯虽不燃,桌前亦无人,却依稀可见画家在灯下写写画画、时而思索时而嘬饮的景象,充满了生活趣味。

文金扬 武钢建厂 生产双跃进   1958年  布面 油画 72.5 × 91 cm
文金扬 武钢建厂 生产双跃进   1958年  布面 油画 72.5 × 91 cm

文金扬生于江苏淮安,早年毕业于中大艺术系,师承徐悲鸿,后任教于国立艺专和中大艺术系,致力于完善徐悲鸿以现实主义为宗旨的美术教育,为此亲自完备各项教学设施,培养了大量技法理论人才,他所编着的《艺用人体解剖学》和《绘画透视学》是新中国最早的技法理论教科书。

本件《武钢建厂生产双跃进》,绘于1958年,正值我国生产建设的火热时期,画家同广大人民群众一起,投入到生产建设实践,用写实的笔法描绘了武汉钢铁厂生产的热烈一幕。文金扬重视基础造型,认为任何创作都应经得起解剖、透视、色彩、构图的分析,从画面中便可见出画家的造型功力,尺幅不大,但视野之宽阔,场面之热烈、感情之充沛等无不显示出落落大方又深涵修养的品质。他亦提倡色彩的训练,在论及色彩的教学问题时,他认为只有实际观察自然界色彩的微妙变化,才能深刻掌握物象色彩的变化规律。在画面中,无论是炼钢设施还是涌动的人群,都用色彩的细致对比与调和使细节在整体中得以突显。

秦宣夫小姐妹  1958年  布面 油画 65 × 81 cm
秦宣夫小姐妹  1958年  布面 油画 65 × 81 cm

发表
1.《秦宣夫画集》,P59,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年12月出版;
2.《秦宣夫研究》,P209,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年10月出版;
3.《秦宣夫·抱朴自然》,P50,中国美术院编,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2013年4月。

展览
1.秦宣夫百年诞辰画展,2006年10月;
2.秦宣夫艺术展,中国美术馆,2013年5月。

作为中国油画的开拓者之一,秦宣夫先生毕业于国立清华大学外语系。随后,他赴法国留学,就读于巴黎高等美术学校油画系,并且在巴黎大学学习美术史。1934年秦宣夫先生归国之后,在国立北平艺专以及其他学校从事了美术教育工作,长达五十年,历经中国油画的多种流派与思潮。

五六十年代的秦宣夫除了在艺术风格上发生变化之外,在艺术作品的选材上,则注重从生活的角度提取素材,将生活中点滴的感动搬于画布之上,流露笔端。情感朴素而纯粹,充满了对生活的真诚。此件《小姐妹》,堪为秦宣夫在五六十年代创作中的典型代表。秦宣夫的创作来源于生活,洞悉图像给观者带来的直观感受,因而没有选择对物象进行唯美表现,反而注入了个人意志,将表现性笔触融入对造型的塑造,带来质朴与平和的美感。画面选取了生活中的一个普通片断,描绘了在夏日蝉鸣的午后里,两小姐妹在庭院的一条长条凳上各自玩耍的情景。体现了秦宣夫笔下的艺术语言简练而坚实,又未忽视微妙的光影变化,既有古典主义色彩,又带有印象派画风。“笔随心至,画随神出”,秦宣夫的创作承载着中国近代史的奇妙变迁,既相关于历史,又逼近本质,值得大众品味与珍藏。

萧淑芳 苗族女孩像   1954年 纸本 水彩 39 × 28.5 cm
萧淑芳 苗族女孩像   1954年 纸本 水彩 39 × 28.5 cm

萧淑芳一方面从汪慎生、汤定之学花鸟山水,到齐白石家中请教笔墨之道,另一方面又及时投奔徐悲鸿之门,钻研造型基本功,同时练习油画。三十年代居英国时,又进斯莱德美术学校学习雕塑,同时还涉猎色粉笔和木刻等多种绘画样式,表现出她对美术的多方面的旨趣。

从《苗族女孩像》可以看出萧淑芳深厚的西画根底,用笔沉静,力量、速度大体平均,其韵律主要依靠物象不同的色彩、形状的组合而获得体现,而少有轻重疾徐、顿挫转折的节奏变化。画如其人,她的绘画艺术格调也恰恰是典雅而又平易。萧淑芳博学达识,为人娴雅,而又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典雅”的境界往往涵咏着清明高尚、含蓄蕴藉的意味;而“平易”则又使人感到平和纯正,情真意显,易于理解。萧淑芳作画态度严肃认真,从选材、写生、到创作的整个过程都融汇着她的思想感情和艺术匠心,作品中处处可见自我气质的流露。她的绘画造型严谨求真,手法洗练概括,笔法以至笔墨处理力求平正含蓄,因而她的作品使人易于理解而又耐人寻味。

戴泽 调度员  1958年 纸本油画 36.2 × 52.5 cm
戴泽 调度员  1958年 纸本油画 36.2 × 52.5 cm

说明
此作曾公开发行明信片,附艺术家签名作品明信片。

发表
《戴泽画集》P56,图10,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年出版

展出
十三陵水库画展,北京,1958年6月16日

戴泽在四十年代与五十年代的作品,多采用西方的写实的油画技巧,真实地表现中国北方现实的生活场景,以及典型的黄皮肤中国农民。他的画面充满了朴实生动、散发出热情饱满的气息。

《调度员》创作于1958年,是戴泽先生最重要的代表作,曾被印制在建国初期的明信片之上,流传度广泛,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戴泽先生在自述中说到,他一向有在北京街头写生的习惯,本件画作即描绘了北京十三陵水库修建时热火朝天奋战场景。在这幅作品中,戴泽先生着重刻画了近景处一个赤膊的劳动者,虽然付出了辛苦的汗水,然而他的脸上依旧流露出笑容。整幅画作素描功底深厚,格调方正,色彩醇厚,展现出深厚的写实功底和表现能力。

费以复 庐山牯岭  1976年  布面 油画 26.4 × 36.4 cm
费以复 庐山牯岭  1976年  布面 油画 26.4 × 36.4 cm

在同时期的中国油画家中,费以复是极为勤奋的一位,大量的写生作品忠实地记录了画家足迹遍及大江南北的丰硕收获。在费以复早年的作品中深受颜文梁的影响。在西方画家中,对费以复产生较重要影响的是俄罗斯风景画家西什金和列维坦。费以复的作品风格介于中国式的浪漫主义和写实主义之间,相较于印象派的风貌,费以复的笔调似乎更为轻松、愉悦而充满诗意,表现出画家对艺术的真诚与灵活的同时,费以复画中所呈现的本土性艺术语言,也增添了与观者之间的亲切感。

《庐山牯岭》创作于1976年,此作品构图严谨,色彩明快,微妙的明暗光影,仿佛让人置身于壮丽的山岭之中,足以表现出画家当时情绪的艺术写照。绚烂的色彩,错落的村舍,无不让人感受到一种“美与静”的享受。费以复在中国式诗境的营造与写意的率直中,也以娴熟的绘画技巧创造了中国式“印象主义”的风貌。


客服电话:029-86218128   客服邮箱:kefu@wwlm.cn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书院门顺城南巷中段41号六如山庄  
大联盟竞买—国有文物商店在线购买平台!   大联盟竞买_2.1   陕ICP备11000601号-3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158号